喝酒的朋友經常聊到,說因工作需要應酬的酒局比較多,發現有的酒喝了很容易引起頭痛,非常難受,嚴重的甚至第二天都不能好轉;有的酒則不會,喝完不僅不難受,還有舒適的微醺感,一覺醒來便“滿血復活”,為何會這樣?
經常喝酒的朋友會發現,喝不同的白酒有時會上頭,有時候卻什么事情都沒有,這是為什么呢?

01 白酒中的醛類引起
乙醛是白酒中辛辣之源,釀造的白酒中乙醛的含量不宜過多,否則會有強烈的辛辣味道,還會有刺激性。飲用乙醛過量的白酒會導致頭暈。
含游離狀態的乙醛的酒,在飲后會致使嗓子會發干,因為乙醛可在體內積蓄,致使末梢血管擴張,從而引起臉部血液的漲涌,并使中樞血管收縮,導致加速心跳,血壓升高,使人頭暈、漲痛,這是白酒飲后上頭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02 衛生指標超標
一些不符合規范的白酒里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,如果鉛超標易引起鉛中毒,出現頭痛、頭暈等癥狀。錳超標進入人體內可引起中毒。錳的慢性中毒特點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,表現為頭暈,有的略感頭痛,記憶力減退。

03 雜醇油的影響
一些白酒中含有雜醇油,雜醇油是異類高沸點的混合物,具有特殊的強烈刺激性臭味,在口味上弊多利少。但是白酒如果沒有雜醇油,味道會顯得比較淡薄。
雜醇油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,能使神經系統充血,使人頭疼,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增加。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,停留時間長,這是引起白酒上頭、口干的又一原因。
04 酸酯平衡方面的原因
酸酯平衡是中國白酒的傳統特色,中國名優白酒大多數是遵循酯高酸也高的規律,因此人們飲用后對身體的副作用很小,醬香型白酒就是中國白酒的酯高酸也高的最典型代表。從這些酒類的酸酯分析中,我們可見酸酯關系之奧妙。如今市場中銷售的白酒忽視了酸味的調整,造成了這類白酒飲后不舒服、副作用大的嚴重缺陷,也是引起白酒口干、上頭的因素之一。
